banner
Kerronex

Kerronex

兴趣使然,一个随手记笔记本

探索Web3的世界

Web3 這個概念最近越來越熱了,仿佛窺探到了未來(貌似也適用於目前的 AI)。

下面是 ChatGPT 對它的一段描述:

Web3(Web 3.0)是指下一代互聯網,其目標是構建一個分散的、去中心化的互聯網。
與現代的 Web2 不同,Web3 通過使用區塊鏈技術,實現去中心化和不可篡改的數據存儲,並提供智能合約和加密貨幣等新的技術基礎設施,讓人們能夠自主掌控自己的數據和財產。

Web3 的核心概念是使用區塊鏈技術來構建去中心化的應用程序,以及支持去中心化身份驗證、去中心化存儲和去中心化交易等功能。

反正是一堆資料看下來,關於 Web3 的概念還是很模糊,前前後後也變過很多次,沒有一個統一的說法,畢竟不像 web2 有權威組織給出規範,也許模糊這本來就是 Web3 的特點;

說起區塊鏈技術,很久之前也稍微了解過,思路確實不錯,不知道目前發展到什麼狀態,不過目前個人對於 Web3 還是保持中立偏悲觀,為了避免主觀性偏差,所以我打算深入一點,深切體驗一把再說。

發展#

簡單說一下為什麼是 web3:

  • web 1.0
    只讀,互聯網初期的門戶網站、新聞網站等。
  • web 2.0
    讀寫,可創造內容、互動等,現在的大部分網站都處於這個階段,FB、INS、YouTube 等等。
  • web 3.0
    讀寫和擁有,我們自己的信息與創造的數據由自己掌握。

每一個階段都能展開說好多內容,對於本篇,點到為止,先掃盲種下一粒種子。

Web3 生態#

從上面可以看出 Web3 有一套龐大的生態系統,或者說是經濟體系,並且目前正在快速迭代更新;

既然涉及交易部分,那就不可避免的會需要貨幣的概念,以此來維持系統的價值流動,這就是我們所經常聽到的加密貨幣。

目前最火的當然是加密貨幣圈,其實很多幣圈的概念都是從現有金融體系的業務搬到了幣圈。(例如就會有加密貨幣的借貸、保險、清算、金融衍生品、槓桿交易)

區塊鏈與加密貨幣#

關於區塊鏈的原理這裡不再寫了,之前寫的那一套應該還能幫助我弄明白運作的基本原理;

我們知道區塊鏈有個最大的特點是分佈式,它可以並且需要自主運行,那麼就會出現一個問題:『如何激勵大家積極的共同維護這個系統?』

給出的答案就是一套激勵系統,也就是加密貨幣。

說是加密貨幣,其實可以簡單理解為區塊鏈系統裡的一個令牌 token,或者理解為獎牌,你幫忙維護鏈上的打包、處理信息等工作,就給你這個獎牌作為獎勵,以此達到自主運行。

所以,每一條區塊鏈其實都對應著一個數字貨幣,也可以叫做代幣;這條鏈上用的人多了就會得到更多的人的認可,那就會有更多的人需要這個代幣,那對應的代幣就會漲價。

對於這一點倒是跟股票類似,所以讓它反而成為了投資品,衍生出了各種交易所,再加上人的投機心理,寬鬆的交易體系,那絕對是噌噌噌的發展。

DeFi#

DeFi 是 “去中心化金融”(Decentralized Finance)的簡稱。它是一種基於區塊鏈技術的金融模式,旨在構建一個不依賴中心化金融機構的開放式、透明式的金融系統。

傳統金融體系中,金融機構掌握了大量的權力和信息,而 DeFi 通過去中心化的方式打破了這種壟斷。

DeFi 利用智能合約技術,使得金融交易可以在不需要信任第三方機構的情況下進行,從而實現更為開放和透明的金融系統。

DeFi 的典型應用包括借貸、交易、投資和保險等。例如,用戶可以通過去中心化的借貸平台在沒有中心化金融機構的情況下獲得貸款,也可以在去中心化交易所進行交易,而這些操作都是由智能合約自動化執行的。

這一塊展開也是巨大的內容,先挖坑。

智能合約#

智能合約是由計算機科學家 Nick Szabo 發明的。在 1994 年,他提出了這個概念,並用 “智能合約” 一詞來描述這種基於密碼學的協議。他認為,這種協議可以自動化執行合同條款,並以安全、可信的方式進行驗證和執行。

智能合約最初的目標是在金融交易領域實現自動化執行,以減少合同的成本和減少人為錯誤的可能性。隨著區塊鏈技術的出現和發展,智能合約開始被廣泛應用於去中心化應用(DApps)和區塊鏈應用中,例如加密貨幣、去中心化交易所、去中心化身份驗證等。

在區塊鏈中,智能合約通常是以 Solidity 等編程語言編寫的程序代碼,由區塊鏈網絡中的節點執行,而不需要信任中心化的第三方機構

智能合約在執行過程中遵循事先編寫的程序邏輯,並以不可篡改的方式將執行結果記錄在區塊鏈上。這使得智能合約具有高度安全性和可靠性,也使得許多領域的交易更加簡單、安全和透明。

智能合約和以太坊(Ethereum)之間有著密切的關係。以太坊是一種基於區塊鏈技術的平台,旨在讓開發者能夠構建和部署智能合約。

以太坊的創始人 Vitalik Buterin 提出了這個平台的概念,並在 2014 年成立了以太坊基金會。與比特幣等其他加密貨幣不同,以太坊不僅支持數字貨幣交易,還提供了更為廣泛的功能,例如基於智能合約的去中心化應用(DApps)和去中心化自治組織(DAOs)。

以太坊的智能合約採用 Solidity 編寫,基於以太坊虛擬機(EVM)執行。通過智能合約,開發者可以在以太坊上實現各種功能,例如數字貨幣發行、投票、認證、貸款等。這些智能合約可以在以太坊網絡中執行,而不需要信任中心化的第三方機構。

以太坊的智能合約為去中心化應用和區塊鏈技術的應用開發提供了一個非常強大和靈活的平台,是區塊鏈技術和去中心化金融(DeFi)等領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

無論是智能合約還是 ETH,都是很值得展開說說的,繼續挖坑。

穩定幣#

穩定幣的出現是一個比較大的創新。

加密貨幣的一個很大問題是波動太大,對於投機來說,這也許是個優點。

穩定幣簡單說就是跟美元 1:1 綁定,有點港幣的味道了,目前主流的穩定幣就是 USDT 和 USDC。

穩定幣後面的算法也有些許不同,例如 USDC 這種是 100% 抵押跟美元綁定,理論上說會更加穩定,但是吧,最近出的美國銀行暴雷問題有點打臉(跟 08 年的不一樣,其實不需要太過於擔心)。

還有幣圈聞名的跌到爹媽不認的 Luna 是算法穩定幣,出問題就是這個下場。。。

最後 USDT 目前是主流中的主流,是一種基於法幣儲備的穩定幣。USDT 的發行公司 Tether 聲稱,每個 USDT 都由等值的美元等外匯和債券等資產支持,以確保其與美元 1:1 的錨定關係。

需要注意的是,USDT 的穩定性曾經存在爭議和質疑,尤其是在缺乏透明度和審計的情況下(相比之下 USDC 更加透明)。一些投資者和監管機構認為,Tether 公司沒有充分公開其儲備情況,同時 USDT 的市場供應量也過於龐大,可能存在風險。

如果你交易過穩定幣,那麼第一次交易的時候或許對什麼網絡、TRC-20 等一臉萌逼,這個繼續挖坑挖坑。

NFT#

最開始知道 NFT 是伴隨著元宇宙來的,就目前來看,元宇宙是火了一陣,也許實在是市場沒東西抄了,但是隨著 ChatGPT 的發布,AI 的熱度已經把元宇宙徹底壓下去了。。。現在談元宇宙還很遙遠。

NFT 全稱為 Non-Fungible Token,中文翻譯為 “非同質化代幣”。它是一種基於區塊鏈技術的數字資產,每個 NFT 都有唯一的身份標識和元數據,不可互換,可以用於代表數字藝術品、音樂、視頻、遊戲道具等各種數字資產,簡單說就是數字版權。

與比特幣等加密貨幣不同,NFT 並不具備可互換性,每個 NFT 都是獨一無二的,因為它們使用了智能合約技術,可以通過代碼實現唯一性和獨特性。此外,NFT 還可以記錄數字資產的歷史和所有權信息,並確保數字資產的真實性和唯一性。

我目前對元宇宙、NFT 不太感興趣,所以簡單一說,跳過。

另外,我注意到很多 App 也有一定跟進,例如 B 站就推出過 NFT 錢包,是元宇宙大熱的那會,現在倒是基本看不到有人關心了。

弊端#

區塊鏈也不是完美的,它也存在一些問題,例如:

  • 擴展性限制
    區塊鏈技術的性能和擴展性存在一定的限制,目前大多數公共區塊鏈網絡的交易速度和吞吐量相對較低,限制了其在大規模應用場景中的使用。
  • 高能耗
    區塊鏈技術的共識機制通常需要進行計算密集型的工作量證明,這會消耗大量的能源,不利於環境保護。
    但是例如 ETH 在這方面進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進,細說挖坑。
  • 隱私性問題
    區塊鏈的去中心化特性意味著所有的交易信息都是公開可見的,這在一些特殊場景下可能會涉及隱私和安全方面的問題。
  • 安全性風險
    儘管區塊鏈技術被認為是高度安全的,但仍存在一些安全隱患,例如代碼漏洞、攻擊向量等。
    另外,諸如忘記密碼、轉賬地址寫錯都是沒辦法處理的,錢包被黑客偷了那可能也只能默默忍受了。
  • 法律和監管風險

就我個人而言,區塊鏈是一個革命性的技術,但是目前好像最紅火是加密貨幣的交易,期待後面有更加實用的落地項目。

後面還打算搬一篇 IPFS 的介紹過來。

保持理性。保持理性。保持理性。

參考#

Web3.0 到底是怎麼回事兒?

載入中......
此文章數據所有權由區塊鏈加密技術和智能合約保障僅歸創作者所有。